體育劍道為現代世界各國廣為接受的武術運動,同時也是日本代表性的文化武道之一,然劍道此一名詞,可追溯之戰國時代的中國,其代表之涵義為各種劍術的總和與學問,可稱作劍道,劍道之本意即此,日本也如此,但在古代日本之劍術練習不稱作劍道,只有居合及劍術稽古稱之。
以現代之觀點論古代之劍術,則必須以古流劍術此名詞正名化稱之;古流劍術的訓練項目尚無統一之練習方法,各流派皆有自己的流儀及作法,且對於劍術之要求重點也各有出入,日本各派也在日本各地根據當地的風俗民情發展了具有當地文化色彩及實用價值的各種古流劍術。
古流劍術的重大轉戾點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辦理義務國民教育,其中武道也是其中教育之一環,於是便成立了大日本武德會,大日本武德會內集合了當時日本眾多古流派之宗家以及元老,專門負責編駐武道教材,並且刪減許多流派各種不同之見解與歧見制定了讓日本國民即可簡便學習之流儀與做法,就這樣日本有了統一性的國民劍術教育標準,並且把該標準稱作大日本帝國劍道教範,簡稱劍道。
劍道的修練與柔道修煉,在當時是接受國民義務教育的全體日本國民,必須選擇其依修煉,由小學至高級中學完畢為止,因此在日俄戰爭與一次大戰之前,劍道無形中成為了開戰的戰技訓練。日俄戰爭發生期間,在中國大陸戰鬥的日本軍士官,發現了傳統之日本刀與劍道的訓練,大大超越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引進的西洋式擊劍訓練與西洋式軍刀,因此紛紛將家傳的寶刀裝備至戰場中,使當時的俄羅斯部隊飽受莫大的戰術打擊,此時劍道與日本刀的實用性又上了另一階段。日俄戰爭結束後,明治政府將劍道的部分缺點(官兵對於如何確保斬殺對手的刃筋觀念不足,時常無法徹底斬殺敵人)交由戶山學校改進並由戶山學校總師範高野佐三郎擔任負責人,這即是最早現代拔刀道的開端。
但好景不常,由於科技的進步,隨著新式武器及陸軍戰術的誕生,軍刀的使用也開始逐漸走入歷史。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掌控東北後大日本帝國關東軍發動侵華戰爭,此時的劍道與軍刀開始逐漸突具指揮及身分像徵性質,但由於戰術思想及戰法應用嚴重落後,日本軍仍使用一次大戰之大規模步兵突擊戰術,使得許多年輕官兵雖劍術高強但仍戰死沙場;此一戰術的使用也給了盟軍直接認為日本的武道訓練目的既為開戰與侵略的戰技訓練。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成為了戰敗國,盟軍即宣佈日本的武道既有軍事訓練與開戰侵略為由,紛紛嚴厲加以禁止,並且劍道、居合道、弓道、薙刀道、銃劍道、柔道等大日本武德會制定之國民教育武道教範,全部嚴格加以禁止,所有練習之武道具,全部沒收,劍道護具及武道服全部集中加已銷毀,此為日本武道上之ㄧ大浩劫。
戰後的劍道保存,以日本警視廳作的最為積極,盟軍雖將劍道加以禁止,但警視廳則以警棒術變相得以修煉,另外古流劍術也地下化方式運作逐漸的將此文化得以保留。許久,日本便公開要求解放武道禁忌之言論中發聲,並痛批劍道之修煉除了有益身心、長壽等好處,且在核子掛帥的年代,對此冷兵器時代之武器文明嚴格禁止,不禁讓人啼笑皆非。隔年第一屆全日本劍道選手全大會就再不被擁許以及不被反對的情況下展開了,次年前大日本武德會之劍道元老便成立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就再不被允許也不被反對的國際情況下再次復活。
光復後的日本劍道,大多以體育走向為主,雖日本諸多劍道老師仍趨於武道走向,但體育化仍是國際趨勢,與戰前之武道教育有些許出入,戰後之劍道訓練打擊有效部份為面、小手、胴三個部位,並以體育公平競技為原則的前提下進行,目前已是國際上廣受多國接受的體育性競技活動,劍道也開始逐漸再國際上發光,但武道形式之實戰劍道已逐漸式微,直到今天國際劍道聯盟也逐漸走向運動化的打法及路線,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 Sep 20 Thu 2012 00:32
日本古流劍術與現代劍道的淵源之概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